染色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
更新时间:2024-11-25
来源:海外试管婴儿网
染色体是什么?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载有遗传基因的物质。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脱氢核糖核酸组成,染色体在显微镜下呈杆状或者圆柱状。在有丝分裂时期,细胞容易被碱的染料着色,因而叫做染色体。
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体数都一样的情况,主要出现在无繁殖的植物中;而大部分有繁殖生物,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分布称为二倍体。细胞中子、子等是单核体,并且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。
正常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,其中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染色体,22对常染色体为助孕所共有;另外一对染色体决定助孕,因此助孕不同,通常情况下,男的染色体为XY,女的染色体为XX。在生殖细胞中,女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:22对常染色体+XX。男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:22对常染色体+XY。
人类染色体根据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:
①中央着丝粒染色体,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的1/2~5/8处;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,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的5/8~7/8处;先天染色体结构畸变或数目异常而引起的疾病,称为染色体病。染色体如果发生微小的结构畸变以及发生数目异常,都会导致许多基因的缺失或增加。染色体病常常伴随着许多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形态异常。并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,故又称染色体畸变综合征。
染色体不仅是基因的载体,而且还是各基因状的决定因素。所以人体机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检查染色体进行判定。如果染色体有明显的遗传疾病或者存在异常,就必须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。另外,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的方式可以得到改善,并且对促进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很大帮助的。